什么是電磁兼容--電源專業術語解釋
電磁兼容分為EMI(電磁干擾)和EMS(電磁耐受性)。電磁干擾通過電源線傳播,頻率為 30MHz以下,主要干擾音頻頻段。由于計算機用開關電源有金屬殼作屏蔽,所以主要為傳導干擾。傳導干擾的大小是衡量計算機電源品質的重要標準,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防止電網上電磁干擾通過電源本身產生的電磁干擾進入電網,影響主機系統正常工作;二是防止主機本身產生的電磁干擾進入電網,影響其它電器。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有這樣的經驗,在微機開機時,其附近的電器如電視、音響等不能正常使用,這是傳導干擾產生的影響。而且電磁輻射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危害,所以好的電源這方面是應該達標的。
關于電磁兼容(EMC),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歐盟89/336/EEC指令(即EMC指令)、美國聯邦法典CFR 47/FCC Rules等,我國CCC認證標志后帶EMC字母的才表示電磁兼容認證,電源應符合民用標準。 開關電源是把工頻交流整流為直流后,再通過開關變為高頻交流,其后再整流為穩定直流的一種電源,這樣就有工頻電源的整流波形畸變產生的噪聲與開關波形產生的噪聲,在輸入側泄漏出去就表現為輻射干擾,在輸出側泄漏出去就表現為紋波。
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簡稱EMI,有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兩種。輻射干擾是指電子設備產生的干擾信號通過空間耦合把干擾信號傳給另一個電網絡或電子設備;傳導干擾主要是電子設備產生的干擾信號通過導電介質或公共電源線互相產生干擾。
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簡稱EMC,是指系統或設備在其電磁環境中符合要求運行并不對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大的電磁干擾。而EMC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器具對所在環境中存在的電磁干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擾度,即電磁敏感性;另一方面是指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對所在環境產生的電磁干擾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值。
- 上一篇:TUV認證和TUV南德意志集團的關系 2009/3/25
- 下一篇:美國能源之星Energy Star簡介 2009/3/25